6月25日,第七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儀式在中國“兩院”院士大會期間舉行,中國農業大學高煥文教授經中國工程院三位院士聯合推薦,工程院學術評審,理事會綜合評審,榮獲本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為自該獎項設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農機界專家。第**時間,本報記者對高煥文教授進行了采訪。
《中國農機化導報》:首先向您表示祝賀,祝賀您獲得本屆光華工程科技獎。請您談談此次獲獎的感受,如何看待您本人獲獎的意義?
高煥文:“光華工程科技獎”是我國社會力量設立的、中國工程院承辦的中國工程界**高獎,獎勵在工程科學技術及管理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和重要貢獻的中國工程師、科學家。能夠獲得這個獎項,當然很高興,是我的榮幸,我們團隊的榮幸,也是農機人的榮幸。因為從1996年開始頒獎以來,農機工程科技人員是首次獲此殊榮。
雖然是個人獲獎,但我認為它反映了國內高層工程技術界對農業機械化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認可,對保護性耕作成果的認可,反映了農業機械化的社會地位在日益提高。否則,我是不可能獲獎的,為此我要感謝廣大農機人的卓越工作和創新貢獻。
《中國農機化導報》:目前,國內保護性耕作推廣面積已經達到3062萬畝,您個人及您的團隊做了哪些工作?在研究和推廣保護性耕作的過程中,您所經歷**艱難階段的情形是怎么樣的?困難是如何克服的?
高煥文:我和我的團隊在各級領導支持和有關單位協作下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首先開展農藝農機結合的系統試驗,解決了保護性耕作在我國的適應性、可行性問題;其次,開發輕型免耕播種機,解決一年一熟旱作地區保護性耕作推廣的手段問題;再次,創新驅動型免耕播種機,突破玉米秸稈覆蓋地免耕播種小麥的世界難題。
**艱難的階段是試驗的頭幾年,經費少,工作累,得到的支持少。教師坐火車買硬座、吃住在農戶家。沒有錢買國外機器,就買回部件,用報廢國產機架組裝。更令人著急的,是保護性耕作出苗差,農民看了直搖頭。缺乏經驗,試驗初期還出現過雜草控制不住、全體下田拔草,播種機不能分施化肥和種子,導致燒苗。對這些困難,課題組靠一股堅持精神,在學校、山西農機局、澳大利亞國際農業中心等支持下,幾年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不斷前進。如出現化肥燒苗問題后,課題組下決心解決種肥分施機構,經過3年努力,創新出種肥垂直分施開溝器,現在已經在全國普遍采用。
保護性耕作試驗堅持了5年之后,試驗地悄悄發生了變化,蚯蚓出現了、團粒結構增多了、地表土坷垃減少了,保護性耕作出苗逐漸趕上傳統地出苗,產量超過傳統耕作,老百姓開始贊揚。第8年,農業部領導到試驗區檢查,看到保護性耕作茁壯的麥苗,腐爛秸稈覆蓋下疏松肥沃的土壤,非常高興,表示農業部要下決心推廣這項技術。
《中國農機化導報》:保護性耕作技術在解決當前一些熱點問題方面(如燃油緊張、生態安全、糧食安全等),是否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高煥文:是的,完全可以。這些問題實際涉及到保護性耕作的根本作用問題。如燃油緊張,傳統耕作只考慮用物理的、機械的力量去改變自然,達到作物生長要求,如土壤板結了就深耕深翻,耙細壓碎,結果消耗大量燃油。而保護性耕作充分發揮自然的力量,利用作物根系松土、蚯蚓松土,需要機械完成的工作少了,油耗自然降低了。經測定,在北方地區,保護性耕作可以節省燃油30%以上,可以較大緩解燃油緊張問題。
在生態安全方面,保護性耕作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溫室氣體排放是當前世界公認的首要生態威脅。保護性耕作通過秸稈還田和減少耕作,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把有機碳貯存在土壤里,從而減少二氧化碳(CO2)氣體向大氣排放。有人算過一筆賬,保護性耕作每年增加土壤有機質0.03%,每公頃可以增加有機質0.74噸,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氣體2.71噸。國際碳匯補償價格為每減排1噸二氧化碳氣體補償6美元,即采用保護性耕作的農戶每公頃可得到114元的碳匯補償。加上降低油耗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每公頃可以得到近150元的碳匯補償。既為國家生態安全做出貢獻,又為農民增加收入。
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是優質的耕地資源。保護性耕作無疑可以在減少土壤侵蝕、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加蚯蚓、改善土壤結構等方面為培育優質耕地做出貢獻,從根本上保證糧食安全。
保護性耕作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先進技術。
《中國農機化導報》:有人認為保護性耕作在旱作低產區應用很好,但不宜在糧食主產區采用,擔心會導致糧食減產?您怎么看?
高煥文:這個問題的討論我感到有點遲了。因為保護性耕作已經在華北平原糧食主產區推廣開來,2007年達到了900多萬畝,而且發展很快,河南、山東等省近兩年的面積成倍增加,今年肯定超過千萬畝。
保護性耕作會不會導致減產的問題,應該說已經有了答案,不再需要主觀估計或者猜測。山東省農業機械化管理辦公室2007年組織農業、農機專家測產后正式發布的結果是:實施保護性耕作一年的地塊,中肥水地塊小麥單產449公斤,比傳統增產8%,高肥水地塊單產511公斤,增產7%;實施保護性耕作3年的地塊,中肥水地塊小麥單產480公斤,比傳統增產10%,高肥水地塊單產614公斤,增產8.5%。華北一年兩熟地區7個省市農機部門的報告表明,保護性耕作基本是增產或平產的,減產比例很小,且多發生在實施的頭1-2年。
前不久,中國農業科學院一位研究員做了一個很好的報告。他查閱了1994至2005年我國公開發表的保護性耕作相關研究文獻2246篇,統計結果與傳統耕作相比,保護性耕作大部分是增產或平產,平均增產幅度為12.51%,其中小麥8.98%,水稻6.23%,玉米15.88%。同時指出,保護性耕作減產也是客觀存在的,不容輕視。他總結了影響華北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地區小麥出苗的關鍵因素,對保護性耕作依次是:秸稈阻礙>播種過深>種子品質差>播種過淺>土壤水分不足。分析這些因素,種子品質差和土壤水分不足應該不是保護性耕作的問題,播種過深或過淺主要是機手掌握技術或機具質量問題,通過努力是可以克服的。關于秸稈阻礙這個對出苗影響**大的問題,恰恰是驅動型小麥免耕播種機的優勢。這些播種機有強力分草或埋草功能,減少種床上方的秸稈覆蓋量,有效解決秸稈對出苗的阻礙。目前,一年兩熟地區大量使用驅動型小麥免耕播種機,使秸稈阻礙問題得到了較理想的解決。報告作者所收集的保護性耕作產量資料中,可能多數是人畜力播種或普通播種機播種,而不是用驅動型免耕播種機完成播種工作,因此秸稈阻礙成為影響產量的首要因素。
所以無論從實踐看,從科學分析看,我認為“保護性耕作不宜進糧食主產區”的提法都帶有主觀性,與實際有差距。糧食主產區產量高,同時存在著水資源過度消耗、能耗大、成本高、焚燒秸稈等一系列問題,若不改革,恐怕難以持續發展。通過引進保護性耕作技術,再加上細致踏實的工作,一定會在節水、節能、節肥、節本、培肥地力,保持持久的高產、穩產方面做出貢獻。
《中國農機化導報》:既然保護性耕作與傳統耕作相比,具有明顯的環境、資源和經濟綜合效益,為什么目前保護性耕作占耕地總面積的比例還不超過3%?您認為是時間問題還是其他問題造成的?
高煥文:首先要說在我國推廣保護性耕作難度很大,一是農戶經營規模小、經濟實力薄弱,難以靠農戶自身力量發展(國營農場和規模較大的專業戶除外),必須得到政府與社會較大的支持;二是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多樣,既有一年一熟旱作區、一年兩熟灌溉區、還有一年多熟水田區,需要多種多樣的技術模式與機具,試驗研究需要經費和時間。現在從開始一年一熟旱地保護性耕作試驗算起是16年,從開始一年兩熟灌溉地保護性耕作算起是8年時間,示范推廣到3000萬畝面積(其中一年兩熟900萬畝),應該不算少。但如果仍然保持這個速度,顯然是太慢了。
主要原因是我們始終還處于示范性質的推廣階段,推廣局限在較小的示范區,沒有進入大面積推廣階段;目前還是在財政有限項目支持下推進,沒有納入國家發展規劃的大范圍推進;除購機補貼外,列入國家或省級示范縣的部分地方有一定推廣經費、農民享有一定補助,其他地區農戶要采用保護性耕作還沒有補助。
雖然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提出“改革傳統耕作方法,發展保護性耕作”,2005年國務院21號文件明確要制定保護性耕作規劃,但是由于認識不統一,想法不一樣,這些要求還沒有落在實處。
《中國農機化導報》:我國在保護性耕作的推廣上有什么優勢,為了實現保護性耕作推廣工作的**終目標,還有哪些工作要做?尤其是您個人還要做哪些努力?
高煥文:一些外國專家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認為中國近幾年保護性耕作發展不錯,問我有什么經驗?我說有兩條:一是政府重視,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從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戰略角度,都十分重視保護性耕作的推廣應用。農業部、財政部建立了“保護性耕作示范工程項目”,拿出了示范推廣資金;許多省區市專門下達了發展保護性耕作的文件,不僅撥出專項經費,而且納入政府發展行為。這是我們制度的優越性,是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結果。二是農機部門牽頭,各部門配合實施,從而有利于解決保護性耕作機具的難題,有利于實施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田間試驗,有利于以農機戶和農機服務組織為實施載體的保護性耕作推廣。
當然,保護性耕作示范推廣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集合農藝、經濟等多方面力量,不是農機一家能完成的。以農機牽頭也有一定的缺陷,如對人畜力保護性耕作的研究、支持就不夠。
為了實現保護性耕作推廣工作的**終目標,需要進一步加強保護性耕作的宣傳,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科技工作者、社會精英和政府領導對保護性耕作的認識;需要國家盡快制定保護性耕作發展規劃,統一各方面力量,加大試驗研究力度,加快推廣步伐;需要對保護性耕作的生態補償(溫室氣體減排補償、碳匯補償等)加強研究,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盡快成為農戶實施保護性耕作的普惠政策。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作為一名農機人,一名保護性耕作的研究者,一名光華工程獎的獲獎人,一定會盡自己的力量,努力做好上述工作,為中國保護性耕作發展繼續做貢獻。
背景
“光華工程科技獎”是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朱光亞院士和臺灣實業家尹衍樑等捐資設立,由中國工程院管理、承辦,面向全國的中國籍學者(含居住在臺灣省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僑居他國者)設立的獎項。獎勵對象是在工程科學技術及管理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和重要貢獻的中國工程師、科學家,激勵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其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成果。
“光華工程科技獎”包括成就獎、工程獎和青年獎3個獎項,于1996年首屆頒獎,每兩年進行一次頒獎活動,前六屆共獎勵了96位工程科技工作者,在社會各界尤其是工程科技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反響。該獎項被視為目前國內工程界針對個人成就的**高榮譽。
個人簡歷:
高煥文,1961年畢業于原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農業機械化系,畢業后留校工作至今。現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部保護性耕作專家組首席專家。他在主持我國首次農藝農機結合的保護性耕作系統試驗,建立中國特色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創新系列輕型高防堵性能免耕播種機械,推動在地塊小、一年多熟、經濟欠發達條件下實現保護性耕作方面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2007年,保護性耕作推廣到北方15省市3000多萬畝面積,應用輕型免耕播種機8萬多臺,顯著減少風蝕、水蝕,保護了生態環境,農民增產增收。高煥文教授先后獲國家、教育部、農業部等科技進步獎,獲專利20多項,主編著作8部,發表論文150多篇,培養博士3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