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代化農機>>農業機械跨區作業櫥窗>>
跨區機收:走出“暴力攔車”和“吃不飽”怪圈 陌上柳 |
跨區作業,特別是小麥跨區作業每年都被看作是我國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2008年也不例外,據農業部公布的數據,今年“三夏”期間投入作業的收割機總量達42萬臺,比去年增加2萬臺,其中參加跨區機收的有27萬臺左右,小麥機收率達到82.3%,使我國的農機化發展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從麥收情況看,今年的機收價格在45~50元/畝之間,而去年同期在35~40元/畝之間,剔除油價上漲的因素,今年機手畝均收益要高于去年同期。 在全球性糧食危機和國內糧價飛漲的不利情況下,連續五年的小麥大豐收無疑對政府、企業、機手、農民四方都是歡欣鼓舞的事情,然而在我們高興之余,一些老生常談的不合諧的現象還是在跨區作業的過程中發生著。據新華網濟南6月7日電,記者在魯西南麥區采訪時發現,在龍口奪糧的關鍵時刻,一些地方卻出現了“麥熟無機”現象,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農民由于攔不住車而氣極敗壞砸車打人的現象。同時也有不少收割機手向記者訴苦:在跨區作業轉場途中,經常遇到暴力攔車的情況,讓他們非??鄲馈Ec此相反,據跟蹤跨區作業的記者報道,許多機手表示活不多,自己的愛車“吃不飽”。 長期關注我國跨區作業的人會發現,其實這種情況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只是發生的頻率大小有變化罷了,我國跨區作業似乎已經陷入了這個怪圈:一方面,機手每年都想跨區作業,但又很怕中途被攔截或被騙,另一方面一些地區政府部門和農民在關鍵時刻又苦于“麥熟無機”。 筆者認為,如果想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怪圈,首先要深入分析產生這種怪現狀的原因,找出病灶之所在,然后才能對癥下藥。 其實,之所以長期存在這種怪現象,既有客觀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觀方面的原因。 客觀原因:一是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我國農村的一個主要特點是農村分散居住和農業分散經營,這種生產組織形式導致供需信息不能形成雙向流動。信息不對稱、信息失真,會導致聯合收割機盲目流動,進而影響到麥收的整個進度乃至夏糧的增收。二是加油困難,影響收割進度,三夏跨區服務啟動前,各級政府部門會同物價局、中石化、中石油深入分析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應對跨區作業可能出現油荒的措施,雖然早有準備,但當用油高峰真正到來時,許多地方還是出現了無油可加,限時限量供應等情況。加油困難,一方面影響了機手的收益,一方面又影響了大部分地區的收獲進度,導致部分地區收獲機供應不足。三是天氣原因,收獲時間梯次打亂,據了解,造成今年河南局部地區“麥熟無機”主要是天氣因素。有關人士解釋,年初持續雨雪冰凍天氣使得豫南麥熟期比往年推遲3至5天,而豫西及豫東地區的麥熟期稍微提前,全省麥收難以拉開時間梯次,原先從南到北的機收順序被打亂,眾多南下農機一時難以轉移到位。而“三夏”柴油供應偏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麥收進度,使得“麥熟無機”矛盾更加凸顯。 主觀原因:一是缺乏經驗,盲目流動。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沒有跨區作業經驗的新手身上,這些機手既沒有經驗,又沒有老客戶資源,只是聽別人說前方有活干能掙錢,于是就隨大流跟著別人上路了。二是簽約在前,履行責任。隨著跨區作業市場逐漸成熟,一些農戶和機手已經建立了互相信任的關系,所以在麥收前,雙方已經簽訂了作業合同,作業時間和違約責任已經有明確約定,機手千里迢迢,只是為了履約,這種情況下,遇到路上攔車,機手一般都是不停的。三是歷史原因,怕受欺騙。前幾年,一些地方攔路設卡,強迫機手去收割,收割后又找借口不給錢的事情時有發生,另外近幾年出現的黑中介也讓過路的機手吃了不少的苦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所以過去上過當受過騙的機手中途一般不會停車。 針對以上主客觀方面的原因,政府、行業協會、企業、機手應該協作起來,共同尋找解決途徑。 首先,為機手和農戶建立信息溝通交流的平臺,今年三夏期間,農業部連續第3年與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三夏跨區作業信息服務中心”,為跨區機手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支持。但這種信息系統只是為機手單方面服務的信息系統,如果要真正實現機手和農戶之間雙向溝通,需要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及企業共同努力,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供需雙方都能發布需求信息的雙向溝通的平臺。 其次,政府部門要引導建立公司制、市場化運作的跨區作業服務主體。這種服務主體是比現有的農機合作社等松散組織更加規范的、具備現代企業特性的實體,如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公司。讓市場規律在跨區作業活動中成為主導力量,充分發揮市場調配資源的優勢,而政府則應從目前的前臺退居幕后。 再其次,農機手之間要互通有無,加強信息交流。出于安全的考慮,農機手們**好參加由當地政府部門組織的跨區作業服務隊,或參加農機合作社組織,這樣一來可以保證安全,二是可以增加談判能力。 **后,訂單作業是一個解決盲目流動和“麥熟無機”現象的好路子,農機手在農閑時可以組織起來到目標作業區和當地的農村簽訂作業合同,農民也應該在麥收前主動去尋找有經驗的機手簽訂作業合同,這樣在割季到來時雙方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雙方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信息來源:2008-7-24 中國工業報) |
發表于 @ 2008年07月25日 09:25: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