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富來威老吳的博客>>農機補貼>>
一號文件播發 老吳接受專訪收藏
一號文件釋放農機化發展積極信號
中國農業機械化信息網 《農機質量與監督》記者 朱禮好 張一哲
本網訊 近日,新華社全文發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即2010年“一號文件”。至此,已經是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就“三農”工作發布的第七個一號文件了。今年的一號文件對與農業農村發展關系**為密切的領域之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有何積極的意義?發出了什么樣的信號?就此,記者采訪了農機化資深專家和農機企業老總。
指導思想有新亮點
我國著名農機化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白人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新世紀以來連續七個中央一號文件,給全社會**為明顯的信息就是,“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確擺上了應有的位置。這七個一號文件,每個都有明確的主題,主要內容各有側重,強調的方面有所不同,但聯系起來看,核心都是圍繞解決農業和農村經濟、農村社會發展中遇到的**為迫切的、**為基礎的問題,提出明確的指導思想、工作方針和政策措施。七個一號文件的內在精神是一致的,而且內容不斷深化。從強農惠農的角度看,含金量越來越高,解決“三農”問題的力度也越來越大。“這是全國農民和農機人的喜訊和福音,也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搞好農機化工作的信心。”
白教授告訴記者,今年的一號文件以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為主題,對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有重要深遠的意義。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我國已經實現糧食總產量連續六年增長,其中近三年保持在一萬億斤以上,農民收入連續六年較大幅度增長,這說明“三農”工作勢頭很好。但是也必須看到,農業和農村發展基礎薄弱的狀況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這是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瓶頸。而基礎薄弱,很重要的表現就是農業的技術裝備水平還比較低,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差,發展的后勁不足。一號文件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為主題,顯然是對農業機械化發展提出了現實的要求。今年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我理解這里所指不是一般的傳統要素,而是現代農業發展所需的要素,對“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將起到根本性的推動作用。這是中央一號文件中的一個亮點。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敏麗同樣注意到了一號文件中關于“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提法。她說,面對復雜多變的農業農村發展環境,促進農業生產上新臺階的制約越來越多,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難度越來越大,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要求越來越高,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任務越來越重。按照現代經濟增長理論,技術進步是長期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農業機械化是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的技術進步過程,技術進步可以促進農業經濟系統出現效益增長的良性循環,從而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長期經濟增長。因此,先進的農業裝備與機械化技術在現代農業的發展中越來越凸顯其重要地位與作用,成為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前提和必備條件。從這個角度說,一號文件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指引和促進作用是帶有方向性的,也是長久的。
支持發展有新舉措
含金量高,仍然是人們對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基本評價,作為農機人,自然對一號文件中明確適當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和補貼范圍**為敏感。
白人樸教授認為,中央持續增加農機購置補貼,對擴大內需、拉動農機工業發展作用突出,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支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內在機制不斷強化,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這些年來,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規模擴大、補貼范圍擴大,補貼結構的結構也不斷優化。今年的一號文件不僅僅是明確了進一步擴大補貼資金規模,明確把牧業、林業和抗旱、節水機械設備納入補貼范圍,同時對補貼政策的完善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完善補貼政策和完善補貼結構中,應當按照存量不動、增量傾斜的原則,新增農機補貼適當向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并且探索適合牧區、林區、墾區特點的農機補貼政策,這是向農機部門提出的新任務。比如,小麥、玉米、水稻是傳統的三大糧食作物,要不斷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現在又把生產馬鈴薯機械補貼也明確提出來,這對西部地區開發是很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其他經濟作物機械扶持力度也要有擴大。今年的一號文件為抗旱、節水型農業機械化發展指明方向;逐步發展適合林區、墾區的購機補貼政策的提出,則為區域協調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楊敏麗教授告訴記者,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推進農用工業技術改造。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大力推廣機械深松整地,支持秸稈還田、水稻育插秧等農機作業。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這些要求具體明確,應當很好地落實。
楊敏麗教授還非常關心農機作業補貼。她說,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曾經提出“實行重點環節農業機械作業補貼試點”,同年10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實施土壤有機質提升和深松作業補貼。這是繼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之后,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又一具有重大意義的支持政策。今年的一號文件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全面實施農機作業補貼,但明確了“大力推廣機械深松整地,支持秸稈還田、水稻育插秧等農機作業”,從政策的含義上說,是對2009年一號文件有關農機作業補貼試點內容的繼續。因此,應當在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和相關前期工作基礎上,總結試點成效和經驗,推動重點環節農機作業補貼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升關鍵環節農機作業水平,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企業發展有新機遇
著名農機企業約翰迪爾中國市場部總經理劉鏡輝說,農機企業對一號文件的關注度一點也不亞于從事“三農”工作的政府部門和廣大農民。他告訴記者,我從2004年開始就非常關注一號文件的內容,“這是我們工作的基本點,把基本點研究清楚了更有利于工作,迪爾在中國的業務要順著政府引導的方向,關注其中的重點領域。”劉鏡輝說,這次的一號文件釋放的積極信號很多,與過去的每個一號文件精神是一致的,即解決好農民、農業和農村問題,農業機械化涉及到糧食的高產、穩產和農業的持續發展,關乎縮小城鄉差距、農民生活的改善,讓農民充分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迪爾在中國事業將在政府創造的好環境下不斷發展。”。
南通富來威農業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亦鵬1月31日晚上看到電視播報一號文件的新聞后,“感覺很興奮,很受鼓舞”。他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當中把“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作為第二部分的標題提出來,說明中央對三農工作、農機工業的高度關注。
作為農機企業的負責人,吳亦鵬**關心的還屬農機補貼的內容。他說,新出臺的一號文件明確了今年對購機補貼的額度、范圍有進一步增加和擴大,盡管在意料之中,但還是很振奮。這些年來,國家購機補貼額政策對農機工業的拉動效應十分明顯,特別是2009年農機補貼達到130億元,一下子讓農機市場火爆起來,很多農機企業有猝不及防的感覺,加班加點滿足市場需求。現在看,農機購置補貼的規模和穩定性是企業發展的風向標,政策保持穩定、規模逐漸擴大會給農機企業持久發展的信心和動力。我們農機企業要進一步加強對政策趨勢的研究,善于抓住政策帶來的機遇,加快技術進步,創新產品品種,提高產品質量,搞好售后服務,不斷滿足農民對農機的新需求,為提高我國現代農業裝備水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發表于 @ 2010年02月08日 00:43: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