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互通有無 攜手開拓——農機合作社“抱團”走全國的調查
互通有無 攜手開拓——農機合作社“抱團”走全國的調查
每逢稻、麥收獲季,總能見到一些人駕駛著聯合收割機在酷暑中往來奔走,幾個月轉戰數千里,他們就是參與跨區機收的農機手。在重慶市潼南區就有這樣一批人,他們來自當地23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在互通有無中“抱團”發展,幾年間就在跨區作業中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農機手將收割的稻谷傳送到車中
是什么原因促使潼南農機手加入跨區機收?又是怎樣“抱團”走全國的?8月25日,記者就這些疑問趕赴潼南進行了深入調研。
農機閑置率高,促使機手外出闖市場
40℃的高溫下,嘈雜的發動機不停運轉著,農機手雷金春汗流浹背地收割水稻,這里是潼南區梓潼街道新生村的水稻直播示范田。“這段時間,我們主要在本地收割水稻,一天能收割50畝,收入4000元。”雷金春說,他是潼南金牛農機合作社的一名機手,他的“主顧”都是當地的水稻種植大戶。
隨著水稻的漸次成熟,雷金春不久就要趕赴外地參與跨區機收。在潼南,像他這樣的外出農機手還有許多,他們均為當地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成員。“每年4至5月從廣東、廣西、四川收小麥、油菜,6至7月份到中原、華東地區收小麥。”潼南眾民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廖武奎介紹,他們有些人還會趕赴東北,或回到川渝收割水稻。
按照不同作物的收獲期,農機手們每年在外5個月左右,如果農機不出故障,一臺機具可帶來15至20萬元的收入。“這相當于一圈走下來,可賺回一臺收割機。”金牛農機合作社理事長陳長劍告訴記者,他從2005年起就參與跨區機收,當地每年有100多臺聯合收割機外出,絕大多數已形成了固定的收割路線。
“一臺10萬元出頭的收割機,使用壽命按15年算,每年折舊加上保養就是7000多元。”陳長劍說,參與跨區機收除收益高外,主要還是降低農機閑置的成本。近年來,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推動下,當地農戶陸續添置了各類機具,2009年成立的金牛農機合作社現有4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大型農機一旦閑置過久,使用壽命就會縮短,保養成本則逐年增加,參與跨區機收就成為一些農機大戶的新選擇。
目前,潼南區農機保有量已達30多萬臺(套),總動力超過62萬千瓦,其中大型聯合收割機有600多臺。該區以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為核心,發展農機新型經營組織近110余個。“在服務本地的基礎上,我們積極整合資源支持農機服務走出去。”潼南區農機推廣站站長何忠說。
跨區機收“聯合體”結伴走全國
“與河南、江蘇、山東等地的機手相比,我們晚了10余年。”潼南佳禾農機合作社負責人楊華介紹,上述地區因為地塊平整機械化率高,參與跨區機收已近20年。此外,隨著各地大型收割機數量增加,水稻、小麥機收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潼南外出的農機手卻仍舊有競爭力,每年可賺回1500多萬元,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
2010年起駕駛收割機“南征北戰”的廖武奎介紹,一開始他們是散戶作業,全國幾乎都跑遍了,或是沒訂單或是打擠,基本沒賺錢。這讓他意識到,不熟悉市場、單打獨斗在激烈的競爭中肯定會被淘汰。
2011年,廖武奎就聯合了潼南區20余位農機大戶,成立眾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抱團”外出機收。團隊作戰,讓該合作社有了一定的“訂單”作業能力;每年春節后,社員就集中到一起互通信息,研究各地作物的成熟期,以便安排作業路線;接下來,他們還會派出專人跑前期市場,簽訂作業訂單,這讓他們擁有了穩定的作業面積,也形成了固定的路線。
隨著走出去的農機手日漸增加,一些外出團隊開始把維修服務也拉了進來,潼南區大同農機合作社的唐勇就是其中之一。以前固定做農機銷售和維修服務的他,近兩年才參與跨區機收,在保障自己的同時,他發現外出為同鄉做保養既能為大家帶來便利,而且一趟下來,可以增加近萬元的收益。今年,潼南大多數的外出機收隊伍里已配備了兼職的維修人員。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農機大戶“抱團”機收,一些作業“聯合體”逐漸更新了設備。“我們的收割機基本上都是履帶式,陰雨天作業根本沒問題。”佳禾農機合作社負責人楊華介紹,這些投入成本都不低,散戶投資不起,競爭上就失去了優勢。隨著實力的增強,他們還增加了烘干設備,實現了稻谷直接入倉。
在潼南,像廖武奎、楊華這樣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機收“聯合體”日漸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抱團”發展,當地已形成23家規?;霓r機專業合作社。“我們牽頭組建了外出作業交流群,把全區110余個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全部組織起來。”何忠介紹,為服務區內機收作業,當地還成立多個機收服務站。下一步,潼南計劃籌備全區農機專業合作聯社,既協調區內作業,又統籌跨區“作戰”。
記者手記:機收作業“**后一公里”仍需努力
我市處于南方水稻與北方小麥的收割“空檔期”,是各地機收作業的農機手進入四川的必經要道。自8月初我市水稻開鐮收割以來,潼南區大多數的外出農機手已逐漸返回。趁著這樣的時機,記者與潼南若干農機合作社的負責人進行了交流,發現我市在農機作業“**后一公里”仍有亟待努力的地方。
跨區作業,令他們印象深刻的是我國中東部地區,地塊比較平整,農機下地極為方便。而我市山地較多,地塊小、收割難度大,農機合作社只好在機收價格上作調整,有時甚至達300元/畝。此外,我市一些地方的土地,因歷史問題,沒有考慮農機下地的道路,甚至稻田一周都圍上水渠,要機收,只好毀掉才能進去。因此,農機下地一定要在土地整治上再下功夫。相關部門**好綜合考慮,整合利用資金,為農機下地準備必要的道路。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