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拖拉機嚴重飽和,但這三類農機“錢”途光明!
拖拉機嚴重飽和,但這三類農機“錢”途光明!
最近密集地到東北、西北、黃淮海農機主銷市場調研,發現隨著農機品種越來越豐富,保有量越來越多,機手反而越來越迷茫了,就連老司機也一樣,什么樣的農機最賺錢?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
一、什么樣的農機才是“錢”途光明的農機?
“錢”途光明的農機就是能給機手帶來豐厚收入的農機,我國人均耕地只有1.38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戶均耕地不到5畝的前提下,一家一戶購買農機顯然不經濟,如果是個理性人就會選擇讓別人為自己干活而非自己購買農機,筆者推測每年通過農機購置補貼銷售的上百萬臺套的農機至少有一半被用于搞服務經營,經營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能讓機手掙錢更多的農機就會得到青眜,那么什么樣的農機更掙錢呢?
筆者梳理出了以下四個條件供參考:
一是作業對象種植面積足夠大,并且面積很穩定。這是保證農機作業收益的前提條件,大面積種植才會創造出對農機作業的巨大需求,說到這里,答案就不言自明了,這就是玉米、水稻、小麥、大豆、油菜、棉花六大類糧油棉作物。
蔬菜、果樹雖然種植面積大豆、油菜和棉花,但是蔬菜和果樹種類繁多、種植分散、規?;降停瑢r機需求受限,甚至絕大多數作業環境無法使用機器,所以最能掙錢的農機仍然是大宗農作物全程機械化設備,大是耕、管、播、收關鍵環節所需的農機。
二是集中連片種植或規?;N植,便于機械化作業。小農經濟雖然并不排斥農機,但面對小規模種植農機無用武之地,規?;r業與高效率農機相伴相生,規模化種植的前提是高效率的農業機械,沒有農機的規模化將是一場災難,2017年黑龍江一合作社種了5000畝土豆,事前沒有聯系上足夠的土豆收獲機,結果幾千畝土豆凍在地里,損失幾百萬。
三是作物在不同區域生長有時間差,能跨區作業。種植面積足夠大,作業時間足夠長才能保證掙到更多的錢,目水前看國內農機作業服務市場上只有跨區作業才能實現這個目的。
國內跨區作業最先從小麥聯合收獲機開始,之后水稻聯合收獲機、玉米聯合收獲機、花生聯合收獲機等陸續加入跨區作業的隊列,近幾年國內市場上培育出了幾個跨區作業新市場,如秸稈打捆、青貯收獲、植保飛防,南北疆之間地棉花采摘等。
四是高頻作業,收益高。就是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頻繁作業或不同的作物重復做相同的作業,這種機器的好處也是作業時間長,機器能得到充分地利用,機手收益高,投資更劃算,比如植保無人飛機用于柑橘園植保作業,農藥、液體肥、生長調節劑一年要作業十三次到十七次。
根據以上的四個條件,筆者為大家梳理出了以下的三類農機,相對看,這三類農機作業面積大,能夠實現全國性或區域內跨區作業,一年使用時間長,使用頻繁高,機手收益高,投資回本時間短,是較理想的投資品。
二、剛性需求——收獲機
農作物種植耕、種、管、收四個關鍵作業環節中,勞動量大,勞動強度最高,且作業最集中的是收獲環節,黃淮海地區的麥收叫“龍口奪糧”,另外隨著勞村勞動力大量的外流和越來越嚴重的老齡化,使得各類收獲類機器成為剛需,一旦成為剛需就會對機器形成強依賴且穩定的需求,需求會隨著種植面積的增減而上下波動。
有剛性需求的收獲類農機中,“錢”途也有大有小,未來10年內筆者看好這幾類收獲機:
水稻聯合收獲機。小麥聯合收獲機、水稻聯合收獲機、玉米聯合收獲機國內市場容量最大的三大收獲機里,年需求量最大,作業時間最長,相對收益最高的當屬水稻聯合收獲機,近幾年水稻聯合收獲機正在快速取小麥聯合收獲機成為小麥跨區機收中的主力軍,另外配置履帶行走裝置的水稻機還深入山區丘陵地區開辟藍海市場。
在三大聯合收獲機里如果是筆者自己選擇的話,筆者一定會選擇水稻聯合收獲機,參加跨區作業的用戶每年從3月下旬從云南的文山、普洱開始,楚雄、大理收完4月下旬進入四川攀枝花、涼山州、雅安、成都、德陽、廣元,出川之后進入河南信陽、南陽等十幾個地市,接下來隨著麥收的時間差進入陜西、山東、寧夏、山西、河北、甘肅;小麥割季結束后,從6月底開始早稻從廣東、廣西、江西、湖南、安徽等逐次展開,從8月上旬開始中晚稻從四川、云南、江西、江蘇、湖南、湖北、黑龍江、廣東、廣西、安徽等順次或交叉進行,機手會有多種路線組合。
常年從事跨區作業的老機手一年能干8~9個月,收入20幾萬,有一些經驗豐富的機手年初買一臺新車,全國轉一大圈,在黑龍江、內蒙古作業完成之后就地當二手機賣掉,第二年繼續買新車跨上熟悉的征程。
莖穗兼收玉米聯合收獲機。玉米聯合收獲機已經分蘗出摘穗機、籽粒機、莖穗兼收機、青貯機、摘穗籽粒兩用機等不同的機型,其中近幾年聲名鵲起的是莖穗兼收機,這類機器最大的特點就是一機多用,并且有非常特別的賺錢模式。
普遍的4行玉米摘穗機市場售價12-16萬元,目前機收價約80元/畝,其中純利潤大約為40-50元/畝,一年干1000畝的話掙純利可達5萬元,收回成本需要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莖穗兼收機市場售價在19-25萬元,其商業模式是:機手給老百姓收玉米,摘玉米棒子老百姓不用給機手錢,但老百姓要把玉米秸稈送給機手(換一種說法就是機手幫助老百姓把玉米秸稈處理干凈),按一畝地產草3000斤算,每斤草7分錢,一畝地能賣210元,扣除油費和三輪車的費用,機手大約能落180元,這就是機手的純利,一天作業50畝,一天純利900元,莖穗兼收機作業時間相對長一點,如果作業時間能達到20天,就有18萬元的純利,理論上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就能收回成本,比普遍玉米機時間大大縮短,購機地風險也相對低。
普遍玉米機一畝80元機收價相比,玉米莖穗兼收機免費給農戶收玉米,且免費送到家里,對于目前缺乏勞動力的老年家庭來講,是非常方便的事情,這就是“免費”的商業邏輯,這個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就是“免費”。
打包式棉花采摘機。隨著規模化水平不斷提高,從北疆到南疆,對棉花采摘機都呈現出剛性需求的特征,近三年時間保有量以1000臺/年速度在增加,其中2020年增加了1500臺,目前南疆正在進行規模宏大的土地流轉和土地整理,后期北疆地區是更新升級需求,南疆地區是新增需求。
棉花采摘機分為廂式機和采摘打包一體機。從產品發展趨勢上講,今后國內采棉機最值得關注機型是打包機,國外歐美國家已經全面淘汰了廂式機,而國內打包機的普及才剛剛開始。
在新疆地區人們把采摘打包一體機形象地稱這種機器為“下蛋機”。下蛋機解決了廂式機從采收、運輸、堆放、儲存、加工等一系列痛點,很明顯打包機減少了卸花時間,廂式機1天最多采600畝,而打包機1天可以輕松搞定800畝,打包后地棉花裹上了三層防風、防雨、防水、防霉的塑料膜,打包地棉花水分低軋花廠更愿意收且收購價格要比散花一公斤高1-2毛錢。
在國內最先推出打包機的是約翰迪爾,目前最暢銷的是約翰迪爾CP690,記得在2018年筆者到新疆調研時CP690售價才540萬元,而2020年已經漲到630萬了。
凡是高利潤的行業總會吸引競爭對手迅速跟進,上百萬的利潤吸引了大量的國產品牌加入,目前國產6行打包機有鐵建重工-4MZD-6、山東天鵝-4MZD-6、沃得-4MZD-6、缽施然6頭采棉機等。
國產3行打包機有缽施然4MZD-3A,山東天鵝集團4MZD-3、鐵建重工4MZD-3等。
三、空間和場景不斷延展——打捆機
國內打捆機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牧草打捆,另一種是秸稈打捆,這兩種打捆機的區別不在產品上,事實上產品可以通用。
從給機手帶來更多的收益的角度,筆者看好以下幾類打捆機:
飼料秸稈揉搓打捆機。秸稈飼料打捆機,也叫飼料秸稈揉搓打捆機、秸稈飼料撿拾打捆機等,這是屈指可數的中國原創的農機產品,秸稈飼料打捆機同傳統打捆機產品的區別是,作業中首先將撿拾的秸稈粉碎揉絲,加工成為絲狀物后,在機器內靠風力拋灑一定高度,再靠風力和渦流離心將土和秸稈分離,在塵土充分分離除凈后,再壓包和裝袋,這樣處理的秸稈含土量低,打破了牛不吃落地飼料的傳統說法,可直接飼喂,牛羊比較喜歡吃,成為增加飼草飼料一個經濟、方便和數量有保障的重要來源。
這種機器的出現改變了種植玉米的收益結構,處理好的玉米秸稈能賣到100元/噸,把廢物秸稈變成了廉價高質量的飼草料。
這類打捆機市場零售價約15萬,補貼后用戶只需自掏腰包11萬,2020年吉林地區一天可打800包,一季大約能打30000包,一包收益8元的話,毛收益24萬元,純收入有約20萬元,可見非常可觀。
棉稈打捆機。棉稈具有廣泛的用途,目前粗飼料、生物質發電、造紙、人造板等都有旺盛的需求,但目前國內還沒有被廣泛認可的棉稈打捆機。
棉稈打捆機作業要求高且很復雜,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棉稈和塑料地膜分離,無論是當粗飼料,作為造紙原料,棉稈中都不允許含地膜。
新疆地區有3000多萬畝棉花,并且是大規模種植,近幾年相關行業對棉稈需求迫切,相應的創造了打捆機的巨大需求量,后期如果有成熟的產品,機手會增加一個新的致富渠道。
自走式打捆機。平常我們看到絕大多數產品是牽引式的打捆機,或圓捆,或方捆,但很少看到自帶動力的打捆機。在國外也只能看到寥寥數款,比如威猛的ZR5。
國內近幾年有企業開始走專業化的路線,尤其是中聯重科、星光玉龍等也推出了自走式打捆機。
自走式打捆機開發有一定的難度,只有有聯合收獲機、拖拉機底盤基礎的企業才有能力開發這類產品,建議機手特別關注一下國內為數不多的幾款自走式打捆機,如果作業量足夠多,可以考慮買一臺自帶動力的專用打捆機。
四、最高頻作業——植保機械
按作業次數,農機可分為低頻和高頻兩種,從事專業服務搞經營的機手肯定喜歡高頻農機。
植保類農機的使用頻率算是比較高的,這也保證了這類農機的投資回本時間短,投資回報率高,在植保類農機里,近幾年最火的是植保無人飛機。
如水稻、小麥、玉米大田作物一年噴3-5次藥,北方地區蘋果、梨、桃子5-7次,南方獼猴桃、香蕉、柑橘、火龍果等10-17次,南北方的蔬菜一般是10-15次,如果再加上液壓肥、調節劑等就會更多,可見植保機械地使用頻繁是非常高的,高頻率使用就意味著更高的收入。
目前植保無人飛機的作業場景和作業領域正在快速拓展,繼大田之后,果園、茶園、水產養殖、放牧等作業場景對植保無人飛機也有巨大的需求,除了植保,無機換了裝置之后還可以直播、噴粉、投飼料,植保無人飛機正在對地面噴藥機、拖拉機、播種機、插秧機、投喂機等快速的替代。
- 游客發布于2022-06-23 15:373000萬畝棉花地也就3/5千臺打捆機,市場不大啊
- 游客發布于2021-09-10 12:42→一天純利900元,莖穗兼收機作業時間相對長一點,如果作業時間能達到20天,就有18萬元的純利這是欺負農民不會算數還是咋地?